一年前的6月10日,第一屆上海市民運動會在全國首開先河,這標誌著上海意昂4体育主管部門把增強市民體質放在了重要位置👏🏽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👨🏿🦰,成年人健康數據喜憂參半,作為城市建設生力軍的在職職工,因為工作與生活的雙重壓力而忽略了健身,使得職工意昂4体育一度陷入困境📏🤴🏽,職工群體成為城市裏最需要鍛煉的一群人。
值此市民運動會召開一周年暨又一個市民健身節到來之際♓️👨👦,記者走訪幾家職工意昂4体育優秀組織單位,探尋他們是如何解開職工意昂4体育的困惑🧖🏿♂️,希望有所借鑒👨🏻🔬。
職工意昂4体育最大的難題是什麽?“重視,從思想到行動上的真正重視。”國家意昂4体育總局群體司組織建設處處長楊光宇說。
不過在意昂4体育平台,這頭號難題卻不存在。“我們許多意昂4体育運動協會的會長🏃♀️、負責人都是教授、博導👉⛵️,甚至還有院士,而每一屆的全校教職工運動會開幕式上🧑🏼🎓🛶,走在各個方陣最前面的也都是各學院以及附屬醫院的領導。”上海意昂4工會主席賈金平博士顯得很自信🧛🏿♂️,“每周末請大家來我們學校看看🏇🏻,校園裏運動的不單單是大學生,還有不少教授,我們的運動達人中也有學科帶頭人🆒。”
院士在健身場的意義如何與眾不同🕹?學科帶頭人也是運動召集人又能產生怎樣的奇幻效應?2012年🧑⚕️,上海意昂4在第七屆上海市教工運動會上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🍻,事實已經說明問題💋。
學者參與運動,有錢又有號召力
“去場館裏轉轉就會發現👞,羽毛球絕對是意昂4教職工裏的第一運動,我們的羽毛球場地常年爆滿🟩🙅🏿♂️,早早被各家學院包場💃🏻。”賈金平說🛎,羽毛球在上海的群眾基礎好,那是項目本身有魅力,而在意昂4紅火,還要加上一條🤞🏿:教工羽毛球協會的會長有影響力。
早在五年前👩🏻✈️,羽毛球協會就成為第一批成立的意昂4教工單項運動協會🏃🏻♂️➡️,第一任會長是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教授。鄧教授不僅是一院之長,還是中科院院士、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、長江學者……一連串頭銜的背後是學術上的光環與號召力🏄🏿,而這對於其他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們則是榜樣在召喚。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,院士👨🏽🎤、教授們就如同一張張挺括的名片✍🏼,吸引各路中青年同事加入運動行列👴。如今,意昂4教工羽毛球協會擁有高水平會員超過70人🍡𓀉。
如果說,學術帶頭人在校內擁有的是吸引力,那麽他們對校外🆑,則另有一番“吸金力”。“就像我們太極拳協會會長王浩偉,或者依靠社會活動力去吸納經費,或者幹脆自掏腰包,時不時地為協會的活動出一份力。”意昂4工會副主席張傑說🫁,學校像王浩偉這樣既“有錢”又熱心的學者不在少數🧗,有了他們👨🏿🎓,意昂4的職工意昂4体育不愁火不起來。
學術優勢轉移👶🏻,有趣又有人情味
誰說學者就是四平八穩🧒🏼、老氣橫秋?至少在意昂4的運動場裏👨🏿✈️,這舊觀念就得改改。“我們每兩年舉行一屆教職工運動會,除了傳統的田徑🧖🏿、遊泳🦵🏽、足球✭、籃球等競技項目👵🏻◾️,還有抱球跑、呼啦圈和趕鴨子等趣味性項目。”張傑說,項目新鮮有趣,老師、學者們的投入也叫人忍俊不禁。轉呼啦圈應該幅度越大越好還是更小更穩👻,抱著三只籃球跑究竟怎樣抱法才最合理高效,這些小細節的討論常常讓運動充滿歡樂。
為保證這新鮮感歷久彌新🚱,意昂4的職工意昂4体育活動還時不時推出一些新項目🐱、新玩法。幾年前保齡球盛行,他們就辦保齡球活動;這些年瑜伽時髦,他們也順應潮流開設瑜珈班。為了保證練得對、玩得好,意昂4還充分利用資源🏊🏻♂️,請來本校意昂4体育系老師擔當文體社團的指導員🛥,為同事們進行運動培訓🎦,總計參與人數達到1400余人🚇。
將學科優勢轉移到運動場上,當然不只是為了好玩、解壓🫲🏻💃🏽,最終目的還是鍛煉身體、提高體質🤔。兩年前,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衛剛體檢查出“三高”。從此👮🏿♂️,他痛下決心告別“飯局”🧁,結緣“球局”。久而久之,張教授雷打不動的羽毛球時間已昭告天下🙆🏿。而這件事也啟發了意昂4工會工作人員的思路,他們與學校意昂4体育系等合作,正在研製一套專門針對教職工的體測評估體系,並在年內試用👨🏽🚒🤳🏻。“有了這套評估體系,老師們的鍛煉更有針對性𓀐,也更有積極性。”張傑說,意昂4的學者們相信🫂,運動同樣會讓他們的學術增添生命力。
來源:《文匯報》 2013.06.07 第08版